作者:網絡投稿 發布時間:2023-03-06 00:00 閱讀次數:132
網上有很多關于廣東40g光模塊外殼,數據中心采購光模塊的煩心事兒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廣東40g光模塊外殼的問題,今天瑞達豐光模塊外殼加工廠(m.xindifood.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在數據中心里,光模塊是一種不起眼的器件,很多人甚至都忽略它的存在,僅作為一種耗材,和光纖、網線這些放到一起周期性地采購一批拿來使用,壞了就換。不過,近兩年,數據中心開始關注光模塊了,主要是光模塊占采購總量的金額越來越大,尤其是高速的光模塊價格奇貴,甚至超過了一臺盒子設備的價格,難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比如像騰訊預計2019年服務器的規模會大幾十萬,映射到AOC要一百多萬條AOC,對光模塊來講有幾十萬個光模塊,積累三年的量在線規模可以達到一兩百萬個。這樣騰訊僅在光模塊上的開銷就要過億,這難免會引起數據中心關注,想辦法從光模塊采購降成本,對于其它的數據中心同樣面臨這樣的困境。另外,可不要只看光模塊體積不大,可能量不小,數據中心對光模塊的需求數量極大,光模塊市場增長很快。在高速傳輸領域,光模塊的技術是非常關鍵的,數據中心何時進入單端口400G甚至更高速率時代,就看光模塊在技術上何時能有突破,網絡設備其實已經具備了更高速轉發的能力,瓶頸在光模塊上,越高速的光模塊,制造工藝上難度越大。數據中心能否向更高速的網絡上演進,那是都要看光模塊眼色的,未來要支持5G,支持物聯網,對光模塊技術的高速需求非常迫切。
其實,光模塊的生產廠家還真不少,這個行業競爭也很激烈,利潤空間在逐漸壓縮,尤其萬兆市場,一個光模塊的利潤已經很薄了,國產的光模塊質量也不錯,隨著技術的成熟逐漸步入價格戰的行列中。高速光模塊技術上還在不斷完善,比如200G、400G,市場采購量還很小,價格奇高,沒有形成規模,反倒是40G、100G這些光模塊成了利潤源泉。對于光模塊廠商,自然是買的人越多越好,對于數據中心,則希望壓縮光模塊的采購價格,作為一種數量極大的耗材,采購金額太大。所以,很多規模采購量大的數據中心總想直接從光模塊廠商直接采購,而不是經過網絡或服務器廠商轉售的,這些網絡或服務器廠商還要從光模塊上賺上一筆,這筆費用主要用于自己設備和各種光模塊的適配驗證和聯合開發的支出,除此之外也賺取部分利潤,這些最后都是算到光模塊的價格上,所以一般網絡和服務器廠商出售的光模塊貴不少,而且在設備上只允許使用貼了它們標簽的光模塊,若插上從其它渠道采購的光模塊就不讓用,數據中心自然不爽,只有自己采購網絡和服務器的規模數量大了,才有與廠商叫板的資本,自己去采購廉價的光模塊,然后讓網絡和服務器廠商去適配,允許使用。設備廠商也叫苦,自己引入的光模塊,要經過內部嚴格的專業測試,不合格的光模塊自然不會引入,同時還要和各種產品做適配測試,只要不符合標準的光模塊都不會引入,這實際上是為自己的客戶把好了關,只要是廠商發售的光模塊,不會有適配方面的問題,更不會有光模塊的質量問題,這部分成本自然要算到光模塊價格里去,但客戶并不領情,只覺得價格比直接從光模塊廠商那里采購的價格貴,不劃算。于是市場上出現了以下四種現象:
(1) 大型的數據中心設備采購量大,有話語權,于是直接從光模塊那里采購,然后要求網絡和服務器廠商進行適配,有問題解決問題,面對這樣體量的客戶,廠商自然無法拒絕,只能為了不丟失設備市場去適配其提供的光模塊。不過,廠商對光模塊質量不作保證,光模塊出了問題由數據中心自行處理和解決。同時,這些數據中心也不會隨便就采購一家光模塊,實際上也會做各種測試和適配,然后選擇價格和質量上最適合的一兩家,這種測試和適配與設備商比起來可能不夠深入,可能會帶來一些隱患;
(2) 網絡和服務器廠商對第三方光模塊也不能一棒子打死,留有活口,對第三方光模塊設計License,如果有數據中心要有支持第三方光模塊的需求,需要購買License,然后廠商對其光模塊不做軟件限制,允許其在設備上運行,License針對不同的數據中心,根據使用數量、市場價值確定價格;
(3) 中小型的數據中心偷偷使用一些仿冒網絡和服務器廠商的假光模塊,這種光模塊質量難以保證,在一些對業務連續性要求不高的場景中使用。有些網絡和服務器設備發現假模塊,只是告警并不DOWN端口,還能繼續使用,在這種設備上就可以使用假的光模塊,一旦這種情況被設備廠商發現,可能涉及侵權問題,使用上有很大風險;
(4) 一些網絡和服務器廠商為了獲取數據中心訂單,對第三方光模塊完全放開支持,不做限制,從而獲得設備的銷售訂單,對于數據中心可以節省大量的采購費用支出,但質量難以保證,故障發生的概率大增,就看數據中心如何去選擇;
正所謂“一分價錢一分貨”,貴有貴的道理,同樣是汽車,寶馬和寶駿汽車的價格有天壤比別,享受的駕駛品質也大有不同。數據中心要根據自己的財力和對業務連續性的敏感度要求來決定選擇哪種方式。光模塊再貴,也沒有設備貴,在選擇上不要因小失大,選擇網絡和服務器廠商提供的其設備已經適配過的光模塊肯定最好,但支出成本也最高,也不能隨便去選擇價格低廉的質量不過關的模塊,這樣最終受傷的還是自己。選擇哪種形式的光模塊,已經成了數據中心的煩心事兒,既想從光模塊身上節省些成本,又想不降低網絡質量,在價格和質量上進行博弈。
光模塊經過了多年的發展,其封裝方式也有了極大的變化,SFP、GBIC、XFP、Xenpak、X2、1X9、SFF、200/3000pin、XPAK、QAFP28等都是光模塊封裝類型;而低速率、百兆、千兆、2.5G、4.25G,4.9G,6G,8G,10G、40G、100G、200G甚至400G是光模塊的傳輸速率。
除了以上常見的光模塊參數之外,還有這以下這些:1:中心波長
中心波長的單位是納米(nm),目前主要有3種:2:傳輸距離
傳輸距離是指光信號無需中繼放大可以直接傳輸的距離,單位千米(也稱公里,km),光模塊一般有以下幾種規格:多模550m,單模15km、40km、80km和120km等等。3:損耗和色散:兩者主要影響光模塊的傳輸距離,一般情況下,1310nm光模塊以0.35dBm/km計算鏈路損耗,1550nm光模塊以0.20dBm/km計算鏈路損耗,色散值的計算非常復雜,一般只作參考;
以上就是關于廣東40g光模塊外殼,數據中心采購光模塊的煩心事兒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廣東40g光模塊外殼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